書畫介紹
-
書法和法書是不同的兩個概念。書法是指毛筆字書寫的方法,主要講執筆、用筆、點畫、結構、分布(行次、章法)等方法。如執筆要指實掌虛,五指齊力;用筆要中鋒鋪毫;點畫要圓滿周到;結構要橫直相安,意思呼應;法書是指有一定書法藝術成就的作品,與名畫是對稱的。常見的書法藝術作品的字體有五:楷書、行書、草書、隸書和篆書。這五體只要有高度的藝術價值,可供臨摹取法的,都可以稱之為“法書”。書法與法書雖說是兩字的顛倒,其含意的廣狹卻有所不同,一個屬于理論,一個屬于實踐,且兩者又是相輔相成的。
繪畫藝術
中國的繪畫藝術,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中起源最早的藝術形式之一。比如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,就繪有互相追逐的魚、奔跑跳躍的鹿,不僅形象生動,而且有一定的藝術意境。這說明我們中華民族的先人,遠在原始社會就已具有相當高的審美意趣和高超的藝術創作才能。
中國畫(宣畫):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,既有悠久的歷史,還有優良的傳統。是指用筆、墨、顏色在帛、布、絹、紙、綾等上面畫的東西。不是一般人畫的,而是歷史上有名的畫家們畫的。有些畫雖無名無款,但年代較早,具有藝術性和文物性的,我們也要保存、整理
書法藝術
書,即是俗話說的所謂的字,但不是一般人寫的字,一般寫字,只求正確無訛,在應用上不發生錯誤即可。倘若圖書館和博物館把一般人寫的字收藏起來,沒有這個必要。圖書館和博物館要保存的是字中的珍品。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家寫的真跡,在寫字技巧上有很多創造或獨具一格的,我們稱之為書法藝術。書法藝術價值很高的,才有資格進入圖書館和博物館。中國的書法是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藝術,它伴隨著漢字的產生和發展一直延續到今天,經過歷代書法名家的熔煉和創新,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寶貴遺產,今天圖書館和博物館保存它,鑒別它,其目的是使來者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這份遺產。
藝術效果
一種藝術形式,不僅是記事的工具,也具有豐富的形象特征,和書畫一樣,它是用線條來表現的,有“書畫同源”的說法。書法家充分發揮毛筆等書寫工具的性能和書寫技巧,就能書寫出各種風格的作品來,給人以藝術享受,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。
書法藝術在東晉時期達到了頂峰,當今書法藝術都是從古代書法藝術中繼承來的,然而很多優秀的古代書法藝術技法已經失傳。許多書法家都是以繼承古人書法的優秀傳統為己任。想要欣賞書法藝術,必須具備書體和書法源流的知識。
和其他藝術形式不同,書法藝術和人們的生活貼得最緊,從兒童上學的第一天就要學寫字,寫字漂亮美觀不僅便于學習、生活,還能反映一個人的品行修養和素質,故前人有“字如其人”的說法。書法源于寫字練習,又高于一般實用性的寫字。其中的講究和文化內涵十分豐富。它是中國文化乃至東方文化的一種典型的表現形式。日本人在吸收了中國書法藝術的傳統之后,在書法研究和學習方面投入了持之以恒、鍥而不舍的精力。為了提高世人對書法的重視,日本人稱書法為“書道”,將古代中日書法家的名帖碑刻精印出版,早在本世紀初就出版了多卷本的大型書法集《書道全集》,中國不少當代書法家還是從中獲益者。近些年來各類書法字帖、大型法帖、書法工具書、速成字帖、各體書法字典,層出不窮,為書法愛好者提供了許多方便。
書畫尺寸
書畫的仗量單位是市尺,按面積每平方市尺計算,那么仗量后要進行換算,一般保存小數點后二位數。